11月28日,联想完成了近两年来的第四次卖楼。
11月29日,有媒体爆料乐视要以14亿元的价格卖掉总部大楼。
都说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服务,一流企业卖概念,那卖楼的企业算什么?
财报连年亏损的联想和背负200亿债务的乐视,靠卖楼能跳出这种困境吗?看之前那些“卖楼求生”的企业,这真的能成为拯救公司的“救命稻草”吗?
01
联想,为了财报漂亮
11月28日下午消息,联想集团发布公告称,本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摩托罗拉(北京)移动技术有限公司订立一份股权转让及框架协议,向国开新城(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出售联想移动通信软件(武汉)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及若干负债,协议项下所涉及的总代价约为人民币 12.4 亿元。
据公告披露,出售公司的主要资产为一幅地块及其上一幢名为联想武汉研发基地的写字楼。该楼正在建造中,将于二零一八年竣工。
交易完成后,本公司及其子公司将不再出售公司中持有任何股权。出售所得款项计划将用作一般公司用途。因出售产生的税前收益预期将予以记录。集团将确认因出售而产生的实际收益在本公司季度业绩的公告内披露。
要想拥有漂亮的财报数据,似乎卖楼成了不错的选择。事实上,近一年来联想已经多次出售地产。
2016年5月,10.2亿元出售旗下联创嘉业100%股权,联创嘉业的主要资产是位于北京海淀区联想大厦一至六层的物业。
2016年9月18日,联想控股曾向融创中国出售旗下41家地产公司股权,标价138亿人民币。
2016年9月30日,北研大厦换来17.8亿元。联想控股发布公告称,全资附属公司联想(北京)与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拟以17.8亿元出售联创瑞业(北京)资产管理全部股权,其主要资产为北京联想研究院大厦。
联想频频卖楼,外界更加确信这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维持光彩亮丽的年度财报。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联想卖楼虽然更大成分上是出于财务利润考虑,但也说明房地产将不再是联想投资战略的重点。
02
乐视,为了解决债务危机
持续痛苦挣扎的乐视正在想尽各种办法摆脱困境,包括向融创中国大笔借款17.9亿元,现在又准备整体卖掉乐视大厦。据网易财经等媒体得到的可靠消息,乐视大厦出售基本属实。
据称,乐视大厦的房源尚未核实,目前还处于委托阶段。
而根据乐视内部人士的说法,乐视大厦是乐视控股的资产,并不属于乐视网上市公司。
乐视大厦位于北京四环边朝阳公园桥东,面积2万平方米,售价14亿元,卖出后将只能作为总部或者大公司办公楼来使用。
今年4月份,易到创始人周航怒斥乐视,称乐视控股以名下乐视大厦作为抵押,以易到为主体,获得了一笔14亿元的联合贷款,也将易到推入困境,此后周航等易到高层集体出走,易到差点崩溃。
乐视可能会通过出售乐视大厦的资金来偿还部分供应商的欠款,但未得到证实。
根据财经网站Wind资讯的数据,乐视生态欠款总额超过200亿元,即便卖楼也是杯水车薪,而贾跃亭此前曾表示自己造车成功之后的利润将优先用来偿还供应商欠款。
除了乐视大厦,乐视债务问题产生的一系列不良资产中,还有世茂工三项目也在处置中。
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楼只能用作总部大楼或者大公司办公楼,能不能卖得掉也是一个问题。
03
索尼,为了转型重组适应新时代
说起卖大楼,怎能不先来讲讲“天天破产”的索尼。自从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索尼一度陷入了挣扎。大家所调侃的“索尼今天破产了吗?”,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流行的。
为了转型重组适应新时代,索尼不得不出售物业,换取现金流。
在2013年1月,索尼出售美国总部大楼获得了约7.7亿美元,接着在2月索尼出售东京品川区NBF大崎大厦获得了12亿美元,在2014年2月出售了包括旧总部在内的东京品川区御殿山部分地产获得1.47亿美元,在同年7月份连老巢都卖了,索尼出售了东京的索尼总社大厦Sony City,获得了约4.9亿美元。从履历来看,把索尼称之为卖楼专业户,似乎也并无不可。
索尼多次卖大楼后,积极转型,对旗下业务进行重组,例如剥离电视业务独立运营,砍掉了PC电脑部门,把好钢都用到了刀刃上。
终于,索尼的努力取得了回报。最新的财报显示,2016财年索尼集团收入了678.86亿美元,盈利25.78亿美元。实际上索尼在之前就已经扭亏为盈,“索尼今天破产了吗?”这问题恐怕在今后很长很长时间都会是否定的答案。
平井一夫为拆除的索尼大楼吹萨克斯送行
索尼卖大楼获得了什么?
不仅仅让索尼本身获得了重组转型的资本,还让粉丝们获得了信仰!
在今年3月31日,索尼总部大楼拆除,大楼是没了,但信仰保留了下来!该大楼的百叶窗被切割成小块,并以5000日元的单价出售,收入将会用于慈善事业。
在拆除之前,索尼CEO平井一夫还开开心心地吹起了萨克斯,送别这栋伴随了索尼大半个世纪的大楼。
04
HTC,为了“续命”
曾几何时,HTC一度是安卓机皇代名词,但是由于对供应链的控制力不足,加之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失误,HTC陷入了困境。为了续命,HTC在2015年12月出售桃园TY5大楼给英业达,目的是为有效降低成本并透过集中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HTC出售桃园TY5大楼
在卖大楼前,HTC已经深陷财务危机。在同年10月,HTC的股票被移出台湾50指数,而50指数占全部台股市值的比例接近七成。在被移出台湾50指数的前一天,HTC刚刚公布第三财季报告,报告显示HTC亏损1.38亿美元。
尽管卖了大楼,HTC到现在还是没有喘过气来。手机业务不见起色,HTC在新领域例如VR上积极进取,旗下的Vive VR设备在PC平台最畅销的VR设备之一。
然而,VR设备的最大市场并不在PC,而是在游戏主机市场,索尼PS VR销量远胜于其他VR设备。
05
夏普,为了换取现金流
在新世纪,不少日企都面临严峻挑战,夏普也是其中一个。
身为“液晶之父”的夏普近年错判市场形势,投资不断打水漂,财报频频出现赤字,不得不上演卖楼的大戏。
夏普在2015年把位于大阪市的总部大楼出售给了NITORI,还出售了一部分业务,试图借助换取回来的现金流来华丽翻身。但是,夏普的改革从2011就已经开始,多年来从未见到有什么起色,卖大楼显然也并不能解决问题。
于是这家百年老店终于是倒下了。夏普资不抵债,在去年被鸿海以3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鸿海获得了66%股权)。夏普正式成为了一家台资企业,变成了属于鸿海的子公司。
被收购后,夏普以10%的溢价(约139亿日元,合人民币9.2亿元)买回了田边大厦,据闻是鸿海董事长郭台铭授意的,这也算是新东家送给夏普的一份大礼物了。
夏普卖楼后又复得,但自身却已冠他姓
鸿海的马甲富士康大家都很熟悉,富士康快节奏、高效率的生产能力,正是夏普这样的传统日企所匮缺的。有了鸿海做后盾,夏普可以安心打价格战,可以看到现在夏普电视价格已经能够和国产电视掰掰手腕。夏普的转变是否有利于消费者?相信时间会给予我们答案。
06
卖楼,成为企业最后的“救命稻草“?
实际上,卖楼求生早早已经“风靡全国”,去年各大公司通过疯狂卖房,不仅扭转公司亏损的局面,更是大大避免了退市的可能性。
但上面索尼、HTC、夏普卖楼的结果大家也有目共睹,卖楼并没有给这些企业喘息发力的机会,卖楼求生或许是换取现金流暂缓困局的方法,但更重要的是自身求变转换的能力。
来源:文章综合自【每日经济新闻、阿要买房、PConline】
同类新闻
Copyright © 北京笔记本销售联盟@2017